华夏集

词典汉语拼音索引

A - B - C - D - E - F - G - H - I - J - K - L - M - N - O - P - Q - R - S - T - U - V - W - X - Y - Z

部首笔画

部首:部外笔画:5总笔画:11UNICODE:7D47

五笔:XQKG仓颉:VFPR郑码:ZRJ四角:27920

笔画顺序:撇折、撇折、点、点、点、点、撇、横折钩、竖、横折、横


国语词典

  •  qú ㄑㄩˊ 

〈名〉

  1. 用布缕丝麻搓编成的绳索。
    1. 唐·皇甫湜〈谕业〉:「浅辟庸种无嘉苗,颓疏织无良帛。」
  2. 古代鞋头的装饰品。
    1. 《礼记·檀弓上》:「绳屦无。」
  3. 姓。如宋代有纺。

    《康熙字典》

    【廣韻】其俱切【集韻】【韻會】【正韻】權俱切,𠀤音劬。【說文】纑繩絇也。【玉篇】履頭飾也。【周禮·天官·屨人註】舄屨有絇有繶有純者,飾也。【儀禮·士冠禮】靑絇繶純。【註】絇之言拘也。以爲行戒,狀如刀衣,鼻在屨頭。【爾雅·釋器】絇謂之救。【註】救絲以爲絇。或曰亦罥名。【疏】絇,屨頭飾。亦罥罟之別名也。

    又【廣韻】九遇切【集韻】俱遇切,𠀤音屨。義同。


    说文解字

    纑繩絇也。从糸句聲。讀若鳩。其俱切


    (絇)纑繩絇也。纑者、布縷也。繩者、索也。絇、糾合之謂。以讀若鳩知之。謂若纑若繩之合少爲多皆是也。廣韵。絇、九遇切。絲絇也。唐會眞記崔氏書曰。奉寄采絲一絇。元稹詩曰。棼絲不成絇。正讀九遇切。是唐人多用此語。若屨絇、禮經及禮記皆作絇。周禮作句。鄭云。箸舄屨之頭以爲行戒。句當爲絇。聲之誤也。玉裁按許不言屨飾。但言纑繩絇。許意屨絇字當從周禮作句爲正。取拘止之意。从糸。句聲。讀若鳩。古音在四部。今其俱切。


    方言集汇

    • 国际音标: tɕʰy˧˥
    • 日语读音: KUTSUKAZARI
    • 客家话: [台湾四县腔] gi1 ki1 [客英字典] gi1 ki1 [海陆腔] gi1 ki1 [梅县腔] ki1
    • 粤语: keoi4
    • 近代音: 見母 魚模韻 去聲 鋸小空;
    • 中古音: 群母 虞韻 平聲 衢小韻 其俱切 三等 合口;見母 遇韻 去聲 屨小韻 九遇切 三等 合口;
    • 上古音: 黄侃系统:見母 侯部 ;王力系统:見母 侯部 ;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