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过零丁洋
文天祥
辛苦遭逢起一经,千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一、整体感知
此诗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后来元军统帅张弘范再逼他写信招降南宋在海上抵抗的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写出此诗以明志节。
诗歌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一是在他21岁时,明经入仕,因科举而走入仕途;二是在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第二联写国家山河破碎,局势危急,个人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和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经艰辛危苦。第三联上句追忆当年兵败福建时,忧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诗歌很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最后一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二、完成下面各题
1.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全诗概括了作者一生中的重大事件,熔叙事和抒情言志为一炉,慷慨悲凉,感人至深。
B.诗中用“风飘絮”和“雨打萍”的环境描写,烘托了作者国破家亡的悲哀心情。
C.诗中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了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
D.一诗的尾联直抒胸臆,表明自己以死明志的决心,是千古传诵的名句。
2.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首联写了作者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因科举而走入仕途和国家危急存亡关头,起兵勤王抗元。
B.“风飘絮”、“雨打萍”分别比做国家形势危急和个人命运漂浮无根,其作用是形象地写出了国事和自身艰辛危苦。
C.本诗情感线索是前六旬是反复渲染悲愤艰危的气氛,后两句转为激情慷慨的绝唱。
D.末尾的两句是全诗的主旨句。这首诗之所以成为一代名作,千古壮歌,除了诗中所表现的崇高气节、悲壮情调、血性精神外,主要原因在于诗中表现的高超的艺术技巧。
3.下面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辛苦遭逢起一经”,说的是自从中了进士,担任起重要国事之后,就为国事辛苦奔波,有无愧国家民族之意。
B.“身世浮沉雨打萍”,这是个比喻句,是说四年来没有一天安定,像雨中的浮萍,是承接“辛苦”一句的意思说的。
C.“惶恐滩头说惶恐”写的是诗人为解除国难途经惶恐滩,但因兵败,为自己命运担忧的惊恐心情。
D.“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意思是:现在我已被元军扣留、囚禁,绝无生还之路,只有留下诗句,舍生取义,表达我对国家民族的赤胆忠,在史册上留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