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庖丁解牛》教学设计一. 文章主旨本文通過「庖丁解牛」的故事,說明養生之道在於順應自然。二. 全文總綱(討論養生的方法)1.莊子提出了什麼養生的方法?答: 莊子提出的養生方法包括:順守自然之道(緣督以為經),不讓自己的心靈受束縛。不以有限的生命來追求無限的知識,以免被知識弄致勞形傷神 。()擺脫世俗是非善惡觀念的影響,順任自然。( )2.遵行莊子的養生之法可帶來什麼的效果?答: 養生方法帶來的效果:可以保護身體不受外物損傷( ),可以保全自然的本性( ),可以保養自己的精神( ),可以享盡天然的壽數()。三. 寓言部份1.庖丁解牛的過程有什麼特色?答:庖丁把解牛的過程優美化/藝術化;他解牛時如同在舞蹈;用刀肢解牛體時所發出的聲音和牛體分散墮地時的聲音,都能配合樂章的節奏,十分動聽。(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 之會)2.庖丁解牛的歷程可以分為多少個階段,每個階段的特點如何?答: 庖丁解牛的歷程可分為三個階段,每個階段的特色如下:初學解牛之時,他眼中所見的是全牛,感到無從下手。(始臣之解牛之時,所見無非牛者)。三年後,他掌握了牛的內部結構,此時所見的已不再是完整的牛,而是牛的各個部位。 (三年之後,未嘗見全牛也)。十九牛後,他對牛的自然結構已瞭如指掌,不再依靠感官,而是單靠精神來駕御刀鋒;這時候,他已由「技」而進至「道」的境界了。(方今之時,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視,官知止而神欲行。)3.庖丁的刀能十九年仍新發於硎的原因是什麼?答庖丁解牛十九年而刀刃仍像剛從磨刀石磨出來一樣,原因是他掌握了解牛之道。解牛時他能順著牛的天然結構,使刀刃在牛體的空隙處運轉,令刀刃不會碰到牛的筋肉和骨頭,因此刀刃絲毫不受損害。(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技經肯綮之未嘗,而況大軱乎?)(彼節者有間,而刀刃者無厚;以無厚入有間,恢恢乎,其於游刃必有餘地矣。)他解牛時,態度認真謹慎,每次都會凝神屏息,習中精神地在牛的空隙處運轉刀鋒。(怵然為戒,視為止,行為遲,動刀甚微)。成功解牛後,他會把刀抹淨收藏。(善刀而藏之)。4.庖丁的解牛方法跟族庖、良庖的有甚麼不同?這對他們的刀帶來什麼不同的結果?答: 三者不同的解牛方法和對刀的影響:族庖因不懂解牛的道理,只用刀子亂砍骨頭,結果每月要換刀一次。良庖略懂解牛之道,不會用刀去砍牛的骨頭,但卻用刀去割牛的筋肉,對刀刃仍有損,結果要每年換刀一次。庖丁解牛時能順著牛的天然結構,使刀刃在牛體的空隙處運轉,令刀刃不會碰到牛的筋肉和骨頭,結果刀刃十九年仍絲毫不受損害。5.庖丁解牛的「刀刃」、「牛的結構」、「解牛而不傷刀刃」、「族庖」、「良庖」、「庖丁」、「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分別比喻了什麼?答:「刀」比喻人的精神生命。「牛的複雜結構」比喻世事的紛陳複雜。「解牛而不傷刀刃」比喻應接繁雜世事時,不因外物影響而損害自己的精神生命。「族庖」比喻不懂養生之道的人,他們被繁雜的世事耗損掉自己的精神生命。「良庖」比喻略懂養生之道的人,他們能在繁雜的世事中,令精神生命保養得較好一點。「庖丁」比喻明白養生之道的人,他們能駕馭繁雜的世事,令精神生命能保持長久不衰。「依乎天理,批大郤,導大窾,因其固然」比喻養生的道理,指人在處理繁雜的世事時,應順應自然,不被世事困擾著,以致自己的精神得以保養,不受損耗。6. 庖丁解牛的方法跟養生有什麼關係?答: 解牛和養生的關係:人在處理繁雜的世事時,應順應自然,不被世事困擾著,以致自己的精神得以保養,不受損耗。每當處理複雜難解的重大事情時,一定要謹慎小心。每當事情解決後,應收歛自己的鋒芒,免招妒忌,更不要輕用其鋒。1.四. 作法部份1.本文的體裁是什麼,有什麼特色?本文的體裁是寓言。特色:以虛構的故事來寄寓一些道理,使說道理時能具體生動。2.本文的結構特色:本文先從理論上說明養生的總綱,然後才以寓言來具體地解釋養生這抽象的道理。文章先通過文惠君看見庖丁神乎其技的解牛技術後便說出:「譆,善哉!技蓋至此乎?」這一句話在文章結構上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因為這句話是文惠君看見庖丁高超的解牛技術後所發出的讚歎,既能總結上文,同時開啟了下文庖丁向文惠君解釋解牛之道的部份。在全文完結時,文惠君說:「善哉!吾聞庖丁之言,得養生焉。」這一句話有總結全文、點出題旨的作用,因透過這句話,使讀者明白解牛與養生是有密切的關係。3.本文運用過的說理手法:(1).運用寓言來說理:莊子透過庖丁解牛這則寓言,具體說明養生的方法,使讀者從解牛的過程、方法及態度,明白養生的道理和方法,令抽象的哲理具體化。(2).善用對比:莊子以有限的生命與無限的知識作對比,從而指出以「有涯隨無涯,殆已。」這種危害生命,不能保身全生之法。以「族庖」、「良厄」的不懂運刀,令刀「折」、「割」,對比於庖丁的 「十九年而刀刃若新發於硎」,反襯庖丁技藝高超,而且深明解牛之道。庖丁解牛前後之技術作一對比,初時解牛,無非全牛;三年後末嘗見全牛;及十九牛後,不以眼睛去觀察,從「有形」至「無形」,說明解牛之至高境界。4. 修辭手法對偶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合於桑林之舞,乃中經首之會。反問譆,善哉!技蓋至此乎?排句可以保身,可以全身,可以養親,可以盡年。手之所觸,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層遞始臣之解牛之時,……,三年之後,……,方今之時,……良庖歲更刀,……,族庖月更刀,……,今臣之刀十九年矣,……猜你喜欢试论中学语文教学质量评估的功能与控制 02-02指导学生自改习作的尝试 02-02加强学生课外阅读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02-02新批评与中学语文教学 02-02张开想象的翅膀 飞向创新的王国 02-02浅谈如何培养学生认真修改作文的习惯 02-02博览 借鉴 创新 02-02开放作文教学,培养创新能力 02-02浅谈如何培养学生修改作文的能力 02-02从生活中学习语言,以文学来感悟生活 02-02热门预览《但愿人长久》教案之三 02-01剪枝的学问同步练习教案 02-01春联说课设计之一反思 02-01学好的关键是熟读教学 02-02长城和运河第二课时精品教学设计教案一推荐 02-02广撷博采厚积薄发谈中学生作文材料的积累 02-02《九寨沟》教案之二 02-01听说读写结合,指导作文教学 02-02剪枝的学问原文教案 02-01大作家的小老师教学思考教学 02-02欢迎使用华夏集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