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三课时
《井》
一、总体评价:是一首比较成熟的现代诗。
二、最突出的特点:形象鲜明,涵义隽永,美感异常。
三、主要技法:象征、托物言志、对比衬托
四、写作年代:二十世纪四十年代。1944年,抗战胜利前一年。
五、表层意义:描写井的形象静默、清澈、简单、虔诚、寂寞
描写井的环境草叶、小小的天空和浮云(和谐)
花叶的腐烂、垃圾(不和谐)
描写井的对象你们饥渴、汲取、扰乱、遗弃
六、深层意义:写井即写人,写我。
我是一个旁观者,独立于尘世,为他人(你们)的需要付出自己的帮助。
我遭受不公正的命运,对命运既不逃避,也不反抗,但内心却是孤独、渴望、无奈。虽然内心的丰富与遭遇的凄凉形成了难以接受的现实,但却用静默、孤独,用对外界的决不逃避、也不兴奋来保持自我的丰满,保持自我的独立。
咀嚼感悟:人生肯定会有各种遭遇,甚至是命运多舛。我们应对世间不幸遭遇,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改变自我,随波逐流;一是坚持自我,保持个性。世间最可悲的到底是英雄无用武之地,还是丧失自我顺从大流?面对不幸,有没有勇气去坚持自我,耐住寂寞?因为,保持自我,保持个性,需要付出极大的代价,需要有肯定自我价值的智慧,需要有丰富的内心世界,才能抗拒一切世俗的嘲讽乃至遗弃。
七、知人论世:抗战时期,1939年,作者到西南联大外语系就读,后担任美国志愿军大队(即陈纳德将军的飞虎队)翻译一年,后又到印度比哈尔邦的蓝伽训练中心任少校翻译官两年多。1945年西南联大毕业。
因此,这里的井象征着一种坚韧、高洁的品格,是某种民族精神的象征,有其鼓舞人心的作用:同仇敌忾、众志成城,顽强地应对民族的苦难。
八、难句理解:你们只能扰乱我的表面/我的生命来自黑暗的地层/那里我才与无边的宇宙相联
点明了井的生命内涵的源泉。黑暗的地层既指明了保持高洁的井所面对的险峻,又隐含了其生命内涵的强大支撑生存在底层的民众。无边的宇宙带有某种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的内蕴,它实际上展示了井所向往的开阔的胸襟、高远的抱负。
华夏集有全面的语文知识,欢迎大家继续阅读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