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摇花船》教案设计

《摇花船》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竹篾、流苏、火铳、火流星、信天游;理解:即兴创作、娉娉婷婷等词语。2、继续进行复述训练,能从花船样子,花船姑娘、船老大和行船的路线和时间等几方面向大家介绍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

3、在阅读过程中,感受摇花船浓郁的民族风情,体会作者幸福的感觉。

教学重点:1、继续进行复述训练,能从花船样子,花船姑娘和船老大等几方面向大家介绍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

2、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摇花船浓郁的民族风情,感受民间活动是对生活的美好祝愿,并体会作者幸福的感觉。

教学难点:

从花船样子,花船姑娘和船老大等几方面向大家介绍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1、师:同学们,我国是一个地域广阔,民族众多,历史悠久的国家,各个地方,各个民族流传着不同的富有特色的民间艺术活动。每逢佳节,这些民间艺术活动就会集聚一堂。今天老师给大家介绍几种。板书课题(读题)

2、摇花船是一种怎样的民间艺术活动呢?看资料介绍。说说你知道了什么?

这段资料让我们对摇花船有了初步的了解。下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前往他的家乡,具体感受这项具有浓郁的民间特色的艺术活动吧!

二、整体感知1、来,打开书本,轻声快速读课文,注意读正确,并说说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摇花船的?

交流归纳板书:花船的样子 花船姑娘 船老大 行船路线

三、研读课文

(一)学习课文15小节,了解摇花船

1、默读课文15小节,用直线划出写花船样子的句子,用浪线划出写花船是怎样摇的句子。

(1)了解花船的样子。

理解竹篾、流苏,感悟花船的轻而美

指导复述 师边贴图边引导复述、学生看着图介绍花船

(2)了解花船是怎样摇的。

交流并出示句子:

姑娘在花船中其实不是坐着,而是站着。他两手分别抓住两旁的船舷,慢慢向前走去,这样,船就航行了。

指导复述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抓动词介绍的特点 指名介绍

2、再读35节,了解摇花船的规矩

师:摇花船作为一种民间艺术活动,它必然有很多约定俗成的规矩。因此要把花船怎么摇的介绍具体,必须结合它的一些规矩来介绍。来,让我们轻声读课文的35小节,说说摇花船有哪些规矩?

(1)随机交流并板书,教师指导批注。

姑娘必须是最漂亮的。(板书:必须 最漂亮)

花船数量必须是偶数,以示吉利。师:(板书:偶数)。这也是民间的习惯。

船老大必须有一副好嗓子,并且有即兴编唱的能力。(板书:好嗓子 即兴编唱)

生:行船的路线不必统一时间,统一路线 板书:不统一

出示句子:行进的队伍前面往往接着最后出示句子:

看图理解火铳和火流星,感受气氛体会民俗。

3、指导复述

(1)指导介绍花船怎么摇的内容

了解了摇花船的规矩,我们就能把花船怎么摇的介绍得更具体了,指名介绍

(2) 指导结合花船样子介绍摇花船

指名说点评再指名自己说

小结:同学们,现在我们知道了要介绍一种民间艺术活动,可以先介绍他的样子,再结合他的规矩介绍他是怎样活动的。

(二)学习课文68小节,体会作者幸福的感觉。

1、自由读第68小节,想想那次经历让作者感受到了什么?(板书:幸福)

出示第8小节 读句子

2、说说幸福的理由。随机交流

理由一 小舅舅不停地夸我

A、再读第6节,找出小舅舅夸我的句子。

B、学习转述。师:想想小舅舅当时是怎么夸的?(注意人称和语气的变化)

C、再读夸的内容,体会夸的特点。

理解信天游(体会比喻、排比)。引导学生看注释,听曲调。理解即兴编唱。

学生学着夸花船姑娘。

D、学生表演,体验民俗,理解娉娉婷婷。

指名两人表演

结合动作理解:娉娉婷婷

理由二:我竟成了那一带最美的花船姑娘。

通过反复引读,感受我当时的幸福感。

理由三:人们都来向我祝贺。

我们试着想象一下,当时乡亲们是怎么祝福的。

乡亲们都来祝贺,有的说 ,有的说 ,有的说 。

4、朗读感受幸福

让我们带着这份浓浓的幸福感一起读第7、8小节。

四、总结课文

1、同学们,像摇花船这种民间艺术活动,凝聚着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能,传递了祝福和美好愿望,每当我想起童年,总能想起家乡,想起家乡的摇花船。

2、值得骄傲的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活动已经走向了世界,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踩高跷等民间艺术活动登上了世界的舞台,让我们一起为之自豪。

五、课后作业

收集一种我国特有的民间艺术活动的资料,抓住样子和活动的规矩介绍给大家。

民间艺术活动27、摇花船幸福

花船的样子 轻而美

花船姑娘 最漂亮 偶数

船老大 好嗓子 即兴编唱

路线、时间 不统一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