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用心灵倾听》教学设计

《用心灵倾听》教学设计

人教版国标本第十一册第三组第12课《用心灵倾听》是一篇阅读课文,本文源于西班牙的《都市生活报》,周皓翻译后我国的《参考消息》刊登了本文。课文真实地记录了我与问讯处工作人员苏珊交往的过程,赞美了苏珊用心灵倾听孩子的心声、用爱心帮助孩子的善良品质,表达了我对苏珊的深切怀念之情。为了凸显主题单元整体建构的思想,教学中我设计了以下流程,教学效果比较好。

一、回顾链接,鸣响真情主旋律。

首先师生共同回忆这个单元的主题心灵之歌、真情永驻,然后一道重温这个单元课文的感动之旅:《穷人》传递的是邻里之间无私的互助,感染我们的是近邻用远亲的朴素情感;《别饿坏了那匹马》和《唯一的听众》都与谎言有关,但这谎言都是美丽而温暖的,因为都是主人公纺织善意的谎言,为的是帮助别人。前者是一个残疾青年用无中生有的马诚心地帮助了爱读书的我的愿望,后者大智若愚的老音乐教授装聋作哑真心帮助几乎失掉自信的我坚持练习拉小提琴,最后获得成功。受感动的不只是文中的我,更有我们这些用心阅读的读者们,因为人与人之间圣洁的真情互助,才让我们的感动之旅终身难忘。

板书:

邻里互助

近邻胜远亲

无中生有

助我读书

真情

善意谎言

大智若愚

助我拉琴

温暖世道

素昧平生

胜似母亲

二、速读课文,了解大意,升华单元主题。

六年级上学期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速读能力,因此教师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机,加强学生速读的训练,通过一次次速读实践,使学生形成一定的比较实用的速读能力。

读后交流收获有问必答:围绕课题,谁(苏珊)用心灵倾听什么(汤米的心声),她们二个人是什么关系?N1,服务与被服务的关系。一个是问讯处的工作人员,一个打电话105问讯处求助;N2,陌生人关系。我们从未谋面。N3,朋友关系,经常在问讯处聊天,无话不谈;N4母子关系。我把她当作是我的第二个母亲。追问:我为什么会把素昧平生的苏珊视为自己的第二个母亲呢?请同学们静下以来,细致地读一读课文,从字里行间寻找答案。

板书:

苏珊

排忧解难

寻求帮助

问讯处

三、细读课文,呼读中心句,品味真情。

课堂之上给足学生时间,静静地默读课文,让目光反复在字里行间穿行,让感动充盈学生心田。组织交流感受。

1.苏珊用心灵倾听我小时候的故事,热情而耐心地及时给予我帮助。

初次相识是因为我的一次淘气,不小心用铁锤砸伤了手指,剧烈的疼痛使我想到了问讯处,播打了105之后,一个温柔的女声让我如同见到了慈爱的母亲,于是号啕失声,哭诉自己的疼痛,按照母亲的方法果然用冰敷止痛,我从心里感激这位母亲,全班呼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自此之后我和苏珊被一根电话线紧紧连在了一起,我们经常在问讯处聊天,我向她请教问题,她总是耐心地一一解答。

我心爱的金丝雀突然死掉了,男女生角色朗读我和苏珊的对话,以读加深体会我失去爱鸟的痛苦和苏珊智慧的安慰。要朗读好,必须走进主人公的内心去,体会金丝雀突然死去给这个孩子带来的心灵伤痛比锤子砸伤手指还疼(引导学生体会这次不单单是身体的疼痛,是小孩子心灵受到了重重的一击。同时还要感受这里作者用前后响应的方法来说明痛苦不堪的程度);我一直在追问为什么小小的我对死亡特别恐惧,此时特别需要大人的指点与抚慰。把我的痛苦挖掘透了,感情自然就可以形于声了,朗读起来味道也就足了。而苏珊能够用它到另一个世界歌唱了这样智慧无比的回答巧妙地化解了我极度的伤心痛苦,给予了我雪中送炭的安慰,我的感激之情无法形容。我只能从心里这样说,学生再次呼读但是我非常想认识苏珊,认识这个从未谋面却如同我第二个母亲的人。

在如此动情地感悟的基础上,教师与学生再现文本中的情境我与苏珊关于金丝雀死亡的电话对话,升华情感。

2.苏珊用心灵倾听我长大的故事,一如既往地给予我热情地鼓励。

长大后我出差回故乡,念念不忘曾经给予我许多帮助的忘年交苏珊,出人意料的是苏珊竟然也同样没有忘记我这个小朋友,我们又在电话里开怀大笑,互致谢意,并且约好见面。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