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集

大题小做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断想

大题小做关于语文教学改革的断想

有关语文教学改革的题目,不是做透,就是被做滥,老调子也无绪再弹。现在做大文章,都很讲究功架,大家都重视功架,读者则不胜其烦。在下不揣谫陋,愿意吃螃蟹,以断想数片,作引玉之砖。

究竟什么是人文素质?现在许多同行也说不清。倘若说不清就去认真读书,也好;可惜,有的人总是想当然,硬说中学教学中的文科等同于人文教学。尤其是对语文学科,误解甚多,以为语文是人文科学的核心本来这样的恭维语文学科是让人高兴的事,可是语文被从文化割裂出来,被当作一个独立的学科,则是让人无法理解的事。

语文教学中如果不倡导一种自由精神,不能肯定这种自由精神在受教育者一生中的重要作用,不重视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进而不重视独立人格的建立,那么无论语文教学改革忙多少年,变幻多少词汇,喊出多少经验,也只不过停留在废科举之后,辛亥革命之前那样一个阶段,根本还没达到五四的水平。

有些教师除了翻翻教材教参之外终年不读其他书,他们能把语文这样最有灵性的科目上得学生厌恶,也真让人佩服他们。他们竟然能那样糟蹋语文学科的美!有不少语文教师,他们靠死揪(这个词在江苏流行。意为不需要理性地拼命硬干)能把高考分数弄上去几分,付出的代价是让学生一辈子讨厌语文。不热爱语文的人是教不好语文的,也是学不好语文的。

语文教材要推陈出新,旧有的教材伴随着一批中年教师走到了老年,也伴随着一批青年教师步入了中年,更让人伤感的,是伴随着一批学生成了语文教师!前年秋冬全国性讨伐语文教学时,有人曾用误尽苍生这样的话控诉,很有几分声声泪,字字血的模样。如果语文考试最后的结果是把青少年学祖国语文的热情全部打下去,让学生一想到祖国语文的学习就头疼,让社会一说到语文高考试卷就当笑话讲,这样的指挥棒显然是不是指方向的,是打人的。

一位教师如果没有独立思考的习惯,那他的教学必然是照本宣科。现在不缺本除了教参,还有教案汇编及名师上课实录之类,现成的大菜全有出版社备齐侍候。这种现成菜多了,有的教师反而不会下筷子了。更不可思议的是有些同行连评别人的课也用教参和名师教案去框去套:凡是书上要求的,必须要一一体现,否则就是不合格课。如此剥夺个人的思考,教师就不再有个人风格,他的课也就没有了个性。怕不怕?有人却不怕,他们总是认为湮灭教学的个性不要紧,教师走上讲台,就不应当再有自己,其实,没有教学个性,还侈谈什么教学改革?这也许正是一些教师对某种改革缺乏热情的原因之一。

如果一位教师在课堂上善于提出积极的有价值的问题,为什么不能让他多讲一些?有的地方规定教师上课只准讲多少分钟,企图用法规形式来实现科学管理,这种矫枉过正,与蛮干相比其实是半斤八两。如果教师善于举一反三,善于启迪学生深思,那么上课适当地丢掉一些可有可无的东西应当是无妨的。如果课堂上出现一个有意义的问题,而这个问题引起了学生的兴趣的话,教师不妨搁置原计划来因势利导,因为这种讨论的热情如今相当难得,简直可遇不可求,教师不能失去这样的机会,严格遵守自己的设计固然不是缺点,但是在课堂上时时地能有灵感的冲动教师才是更聪明的教师。

一说到语文教学,不免说到听说读写。不错,训练听说读写是有作用的;那么,现实的听说读写究竟效果如何呢?让学生听千篇一律的声音,说千篇一律的话,读千篇一律的文章,写千篇一律的作文更可怕的是让千篇一律的假话充斥学习生活!也许,语文教学吃力不讨好、使人厌烦的一个重要原因就在这里。说到听说读写,人们不免感叹现在的学生读书少,不但少,阅读的质量也很低。现今电视普及率极高,可是如果不带任何偏见的话就会发现,现在电视节目的文学品味已经沦落到极庸俗极低级的层次,这,也是一种社会导向,它势必给学生的审美情趣带来负面影响。曾有激愤的作者在报上撰文声称要枪毙电视,我认为还应当枪毙大部分报纸,然后枪毙一大批误人子弟的书籍。对开卷有益绝对要一分为二。

一瓢水与一桶水的关系,前辈们讲得很多。现今有人错把这一桶水当成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神泉,以为青年时代的一桶水一直可以用到退休而不馊,这是一错。第二错,以为只要读书就必有一桶水,以为反正是大河里舀出来就行;不知道自己的一桶水应当有自己的特色,学而不思,把自己当成仓库型的教书匠,教出来的也只能是匠。而今问题异化,已经不是一瓢水与一桶水的关系问题,在单纯的应试教育的腐蚀下,有人剩下的只是从题海中舀得的成分如一的一瓢水了。所谓一瓢水与一桶水的关系,听多了,也倦了。一瓢水可以给一辈子流淌(不但中学,大学教授也有靠一份发黄的讲稿混上一辈子的),没有教参就不敢上课,轮到评职称才想到写教学论文,想到写论文才知道应当看一看别人的论文,看了别人的论文才知道自己有多少水我们现在的体制,在教学上可以出能工巧匠,但是很难出大师。能工巧匠有很娴熟的技巧,他们很能揣测摩学生的需要,他们能在一个阶段很出色地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但是他们无法像一盏灯一样照耀一个人的一生。因而想到,经常地保有一桶水,可能并不难,也许难就难在这桶水是否有与众不同的价值,简而言之:这桶水是不是你自己的。

一个教师课上得究竟如何,最权威的评价来自他的学生,只要他的学生适应他、能接受他的课就行;而现在的评价模式逼得一些教师失去了自我,心思全在画眉深浅入时无为了迎合评委的主观,不得不媚俗,放弃自己的既定教学构思。我现在特别怕听那种假冒伪劣的课,我们教育战线也该来个315,打打这种假。其实开表演课是最不合算的,听课的人走后,

面对几十个学生,你怎么办?我很想听一节真实的课,听一节很平常的课,我想知道我的同行们平时究竟是怎样上课的。我觉得同行要是够朋友,平时怎么上,来就怎么上,就像我们平时留客,说有什么就吃什么、菜不好,饭吃饱一样,有解衣衣人,推食食人的君子之风。当然也要反对死猪不怕开水烫式的懒汉脾气。有的人当多年语文教师,上课如庸僧谈禅,破嗓子唱花旦,管他有没有人听,让人听了睡去,还认为自己是天籁;把人全哄走了,则认为没人识货,寂寞开无主,这样的上课,对人也是一种折磨。

语文界一直在喊教学改革,热闹了一二十年,没有平静过,弄到现在,更是怨声载道。现在抨击语文教学,用语激烈,墙倒众人推,落井下石,大家说起话来个个像专家,都在图一个痛快,而无视语文教学的成绩和实际困难。危言耸听,可就是没有什么人拼命地去做。也如社会一般,大家苦等救世主的出现,对因害怕坐老、害怕误人子弟起而叛逆者,则群起而攻之。这是教学改革过程中最大的悲哀,然而,它又是语文教学之外的故事了。

欢迎使用华夏集

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