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一辆纺车》是一篇文质兼美的优秀散文,单是文章中俯拾皆是的比喻,便给人以多方面的美感。这里就其中的一些喻体来加以分析。
把纺车比作旅伴、战友这里分别说纺车曾伴随我度过在延安的一段革命历程以及和我一起战斗,战胜敌人的封锁。这两个比喻形象生动地反映了我与纺车之间亲密的伙伴关系和战斗情谊。
把纺车比作战斗用的枪、耕田用的犁、学习用的书和笔、亲密的伙伴这里使用人们熟悉的枪、犁、书、笔、伙伴等形象设喻,把纺车的性质、作用,把作者对它异常珍爱之情全面深刻地表现了出来,极富于感染力。
把纺车的声音比作像演奏弦乐、像轻轻地唱歌,这里用音乐来作比,将艰苦的劳动诗意化,给人以美的感受,表现出一种在愉快而有节奏的劳动中陶然欲醉的感情,充分抒发了乐观的志趣。
把呆在那里的纺车比作像露出头角的蜗牛、像着陆停驶的飞机这两个比喻贴切地表现了纺手的形体和神态,使人联想到更多的形象,生动地再现了人们干着急,没办法,纺车就是转不起来的那一种情态。
把纺线抽纱的动作比作像魔术家帽子里的彩绸一样无穷无尽地抽出来这一比喻形象地表现了纺手熟练协调的纺线动作,逼真地传达出纺手悠然自如、怡然自得、兴趣盎然地欣赏自己手艺的神情,表现了艺术创造的快感和劳动的愉快之情。
把站着纺线的动作比作白鹤晾翅这一比喻拟物喻人,着力描绘劳动者动作形态之美,表现了作者的赞赏之情。
总之,运用这些贴切的比喻,不但使无形事物变得形象可感,即使有形的事物也在其中渗进了作者的浓情蜜意,给人以强烈的美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