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设计观念:
1.力求三维目标的整体融合;
2.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3.教学主干清晰,支脉丰实;
4.扎实、朴实、创新相结合;
5.重视教学即时生成和互动;
6.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7.教师平等中首席体现;
8.感悟积累运用;听说读写;教学内容等几线同时穿插进行;
9.尊重学生对文本的多元感受;尊重学生对文本的独特体验;
10.问题任务驱动,从问题走入走出,发现分析解决问题能力;
教学预设目标:
1.联系上下文深入理解左顾右盼、津津有味等成语意思;
2.精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猴子的野性和人性;
3.感受边防战士精心喂养、护理受伤小猴子的感情,认识人类应该和野生动物和睦相处。
教学预设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读成语:不翼而飞一跃而起眼疾手快左顾右盼一拥而上津津有味
(指名→注意纠音一、不的变调→如果我们在写翼是要注意什么?)
二.精读课文:
1.读课题,怪课是指什么?假如我在课题的前面加一个( ),请同学们想想,这是一群怎样的密林怪客呢?(稍停)
2.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仔细的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的哪些语句能证明你的观点。
3.生自由读课文。
4.小组合作交流:我们交流有两个目的,如果你有观点了,经过交流后你会有更多的观点;如果你还没有观点,那你经过交流后或许能从同伴那里得到启发。
三.交流反馈:
1.过渡;现在有观点的请举手?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
2.全班交流:
板块一:(机灵敏捷)的密林怪客
(1)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出示幻灯:领头的是只老公猴。它睁着两只火眼,左顾右盼,看看没有什么动静,便先跳上竹架,其他的猴子跟着一拥而上。咣当一声,锅盖被掀开了,猴子抓着,抢着,吃得津津有味。
(2)其他同学也这样认为吗?不要急于表达,你不妨再仔细读读。
(3)都读懂了吗?什么叫左顾右盼?你能做动作表示吗?什么叫津津有味?在什么情况下你会有津津有味的感觉?
(要求说出各个方面)
(4)陆老师也能说说吗?刚才同学们说得津津有味,那现在你能津津有味地读读这段话吗?
生自由读→指名读→请学生评价→全班读
(5)从这段话能看出密林怪客的机灵敏捷,那其他地方也能看出这点吗?说说为什么?
战士们一跃而起,猛虎似的向竹架围去。可是,还没有等人接近,那机灵的猴子飞一般地逃向竹林深处。
板块二:(知恩图报)的密林怪客
(1)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出示幻灯:
它们高高兴兴地在三连驻地周围跳着、嚷着,原来是来向战士们表示感谢哩!这群密林怪客要感谢战士们?战士们当时是怎样护理喂养受伤的小猴子的?请同学们仔细读读课文第7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
反馈:战士们可怜这只小猴,拿糖块、苹果给它吃。连里的卫生员知道后,背着药箱赶来了,为它上药、包扎。这句话你能读正确流利吗?
(4)假如老师在这句话中加几个括号,请你想象当时战士们护理小猴子得到情景,想想可以填什么?战士们可怜这只小猴,( )拿糖块、苹果给它吃。连里的卫生员知道后,( )背着药箱赶来了,( )为它上药、包扎。
(5)反馈。
(6)小结:原来野性难驯的小猴子受到了战士们这样的精心呵护,难怪有灵性的它们要来感激战士们了。现在你觉得读这句话应该用什么语气?
(7)生自由朗读→指名读、教师反馈评价(朗读的技巧)→全班朗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