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篇文章的标题是课文欣赏法,但也与论文写作;我表达的实际意思是:让这种欣赏变为成果。
我主张一线语文教师多写课文赏析千字短文。
要写好课文赏析千字短文,就常精细地把玩教材,这就是研究。
语文教师必须有深厚的阅读功力,在研读教材上达到读得细腻,读得深刻,读得奇美的境界,才能在教学中深入浅出、进退自如、游刃有余,才能有优秀的课文分析文章产生。
如下面对《春》的一段文字的赏析。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当我们运用通过朗读、体味、分析、想象等手法对这段文字进行欣赏时,它会给我们多角度的感受。如:
时令感春天的脚步近了;
画面感小草和快乐的人们;
动静感一片一片的嫩草,享受春光的人;
色彩感小草青得逼你的眼;
层次感写草,写人,写人的感受;
变化感动词之妙;
对称感短句之妙;
音乐感叠字运用;
诗意感含情反复;
轻快感节奏轻快活泼;
情味感句式的反复、排比、倒装;
对短短的一段话有这样多的体味,这种欣赏的过程就是研究的过程。
又如下面对阿西莫夫短文两篇中的《被压扁的沙子》的变体阅读:
人们常说,课文《春》有五幅图,《变色龙》就像是一场独幕剧,《过故人庄》似一阕美妙的乐章,《观潮》是精彩镜头的剪辑这就是在用美术的、戏曲的、音乐的、摄影的眼光看课文。
用不同于课文体裁的眼光来分析课文,研读课文,欣赏课文,想象课文内容,可称之为变体阅读。
如我们可以这样来欣赏《被压扁的沙子》:
1.作者所说明的观点是什么?
撞击也许是导致包括恐龙在内的许多地球生物灭绝的原因。
2.作者是怎样论证自己的观点的?
提出了撞击说和火山说两种不同的看法,证明其中的一种看法是正确的。
3.作者是怎样证明其中的一种看法是正确的?
根据斯石英的形成原因及性质来进行证明。作者这样说道:在斯石英出现的地方肯定发生过撞击,而且肯定没有发生过火山活动。
4.作者的结论是什么?
造成恐龙灭绝的原因不是火山活动,而应该是撞击。
在上面的过程中,我们用了分析议论文提出问题一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眼光来理解这篇文章的写作思路,我们是在把一篇说明文当作议论文来读。
下面出个题目考你一下:你能试着将《恐龙无处不在》当作议论文来阅读吗?
这短短的文字阐述了一种生动有趣的欣赏方法,没有别出心裁的体味,就写不出这样的精短文章。
在课文欣赏之中要求自己写作千字赏析短文,是一种聪明的做法带来的是研究与成果。
课文赏析千字短文,是中学语文教学论文中一个精美的分支,它小巧、灵活、秀美、丰满,讲求选材上的新颖性,内容上的赏析性,表达上的生动性。具体来讲,其表达特点是一短,二新,三丰,四美。
短,就是篇幅短小。少则三五百字,多则一千余字,涉及一篇或多篇课文,赏析一个或几个美点。正是由于短的特定要求,正是由于赏析的特定内容,就表现出了它在阅读中的实用性和实效性,也就表现出了它的写作难度对作者理解教材的能力、钻研教材的水平、提炼美点的能力以及写作技法、文字功夫提出了很高的要求。
新,就是标题新、内容新、观点新、表达技巧新。这是千字赏析短文质量保证之一,是写作成功的重要条件。可以说,没有那种紧跟新课文的意识,没有艰苦的研究与发掘,没有颇有新意的表达,就写不出优秀的千字赏析短文。
丰,也就是内容丰厚、丰富、丰满。有时是选点生发,小文大写;有时是浓缩内容,大文小写;有时是探幽发微,浅义深写论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有它的作用,论文中的每一个板块都有着它的特定的内涵,没有套话,没有赘语,全篇文章都沉浸在赏析的气氛之中。
美,在话题的选择、文章的层次、内容的组合、分析的角度、语言的表达等等方面都力求突现美点。美点的突现既讲究内容的深刻性,也讲究表达的生动性,还讲究文章结构的造型之美,其高层次的境界是用散文式的叙事性的笔调来进行表达。
下面是笔者的一篇短文,角度非常好,能基本上表现出上述短、新、丰、美四个方面的特点:
从课文题目说开去
柳宗元《小石潭记》是一篇秀美的记游文章,文中之景很秀美,文章的结构布局也很秀美。作者在文中写水声,写小潭,写岩石,写树木,写潭水,写游鱼,展现出一幅幅绘形绘色的微型风景画;同时借景抒情,表达了被谪永州之后寂寞凄凉的心情。
对《小石潭记》进行品析与欣赏,有一个非常优美的角度,就是:从课文题目说开去。
课题小石潭记四个字,字字在课文中都有文章,我们可以分别从小的角度、石的角度、潭的角度、记的角度来说话。
1.让我们来对《小石潭记》说品析与欣赏的话,话中要带有小字,如:
课文第一段移步换景,写小石潭的发现,写小石潭的形状特征与潭岸的景致。
第二段定点特写,描写潭中小鱼和清清的潭水。
第三段由近及远,描绘了小溪的曲折,给我们留下了想像的余地。
第四段环视四周,写小石潭环境的幽深寂静和作者心境的孤寂悲凉。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景物的小巧清秀。
下见小潭,水尤清洌,给人一种清凉之感。
潭中小鱼影布石上,可见潭水冰清玉洁,清澈透明。
小溪水声清脆,水色清亮,明灭可见,消失在远
方。
文中之景就像小小的盆景那样玲珑雅致,充满了诗情画意。
2.让我们来对《小石潭记》说品析与欣赏的话,话中要带有石字。如:
小石潭的奇妙之处在于全石以为底卷石底以出。
为坻,为屿,为甚,为岩写出了潭边奇石的千姿
百态。
全石卷石等是明写石,闻水声,如鸡佩环其岸势犬牙差互是暗写石。
如鸣佩环写出了水击石声的清越。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写出了翠蔓附石而成的优美形态。
影布石上借印在石上的鱼影表现着水的清澈透明。
凄神寒骨不尽是石的冰凉,还有坐在石上的清冷,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忧伤、悲凉的心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