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国论》教学后记-教学教案教案示例之三《六国论》教学后记苏洵的《六国论》为传统名篇,历来选作教材。这次教学《六国论》拟从发展智力,培养能力这个角度,作些试验。在方法上,主要是引导学生自学。教学设计:学习《六国论》,涉及一些历史知识,因此要提供一些历史材料,为学生自学创造条件;同时再介绍学生读一些其他人评论六国的文章,可以进行比较。为此,我们除课文外,提供以下参考材料和补充教材:(一)关于历史方面的材料:七国兴亡概述,北宋政治外交概况(从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吕振羽《中国通史》中摘编)。这些材料可帮助学生了解一些历史情况,便于理解课文内容。(二)补充教材:苏辙《六国论》(见《栾城文集》,《古文观止》曾选入),李桢《六国论》。这两篇文章也是针对六国破亡的历史来发议论的。三篇《六国论》论述对象相同,而观点各异,学生读后,可以通过比较,展开讨论。为了便于学生自学,对两篇补充阅读的《六国论》,教师先作了批注。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作扼要讲解,着重理清文章脉络。在学习课文、补充教材和参考资料后,进行写作指导,讲授论事的知识。目的是把感性材料提高到理性认识,再用理性知识指导写作实践。写作前出些思考题作为启发。思考题多一些,以利打开思路。每人被指定一题写文章,也可以自由选题多写。有的多选几题多写几篇则受到鼓励。写作后组织交流,最后教师小结。小结内容包括以下几方面:(一)关于战国历史。说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但秦并吞六国是侵略,反抗侵略是应该的。(二)关于古人论史。说明历史是一面镜子,古人论史多借古喻今,对古人的观点应批判吸收。今天论史,可以古今有所联系,但要适当。(三)关于论说文的写作。强调要提高分析能力,注意解决说不出、说不清、说不透的问题。教师小结时要根据学生作文中出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来谈。教师讲授和同学发言交流时都要求学生作笔记,这也是一种听和写的训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听说读写可各有侧重,但都着眼于智力、能力的培养,由浅入深,相互联系,形成一个综合体。教时安排:指导学生自学(二教时):抄读苏洵《六国论》,借助工具书铨释课文;朗读课文(范读听读,领读跟读,自读等);阅读参考材料及补充教材;提出问题。这两节课的目的是为以下学习打好基础。猜你喜欢冀教版二上《苏珊的画》教学设计和反思 12-13二年级校园安全教育教案 12-13主题班会教案关注校园安全 12-13校园安全主题班会活动教学设计 12-13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教案和反思 12-13小学生校园安全教育课教案 12-13《我要的是葫芦 》优质教学设计 12-13《风娃娃》优秀教案(2课时) 12-13《风娃娃》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12-13浙教版《月亮姐姐的新伙伴》优秀教案(3课时) 12-13热门预览《孔乙己》教学案 12-13《苏武传》教学设计两篇 12-13冀教版二上17课《窗前的案红气球》教案 12-13《孔乙己》(共两课时) 12-13西师大六下《寻找幸运花瓣儿》优秀教案 12-13《大作家的小老师》 教学设计 12-13中学语文《富有的是精神》教学设计 12-13浙教版《月亮姐姐的新伙伴》优秀教案(3课时) 12-13优质课《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汇编】 12-13丰子恺《手指》精简教学设计 12-13欢迎使用华夏集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