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阅读答案阅读甲、乙两段选文,回答问题。(10分)(甲)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欧阳修《醉翁亭记》)(乙)修之来此①,乐其地僻而事简,又爱其俗之安闲。既得斯泉于山谷之间,乃日②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掇③幽芳而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四时之景无不可爱。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而喜与予游也。因为本其山川,道其风俗之美,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幸生无事之时也。(欧阳修《丰乐亭记》)夫宣上④恩德,以与民共乐,刺史⑤之事也。遂书以名其亭焉。注:①此:指滁州。②日:这里是“经常”的意思。③掇:拾取,采取。④上:皇上。⑤刺史:代称知州。写此文时,作者为滁州知州。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①佳木秀而繁阴②遂书以名其亭焉 小题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①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②乃日与滁人仰而望山,俯而听泉。小题3:乙文中,作者为什么要取亭名为“丰乐亭”?(2分,用原文回答)小题4:甲、乙两文旨趣相同,都表现了怎样的政治理想?(1分)小题5:(3分)甲、乙两文描写景物方法上都善于抓住景物的特征来描写,语句凝练,笔墨传神。例如,甲文以“野芳发而幽香”言春,以“佳木秀而繁阴”状夏,……,无不情状俱备,精确熨帖。乙文以“ ”言春,以指夏,以 概括秋冬之景象,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 参考答案:小题1:①略②命名 小题1:①略。②于是经常同滁州人(在这里)抬头望山,低头听泉水声。小题1:(又幸其民)乐其岁物之丰成 ;(使民知所以)安此丰年之乐(者)小题1:与民共乐(或:与民同乐)小题1:“掇幽芳”“荫乔木”“风霜冰雪,刻露清秀”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小题1:学生提高对文本的理解能力,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小题1: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小题1:学生学会用原文理解和概括内容。猜你喜欢从容淡定是一种境界和修养阅读附答案 10-13敬业与乐业议论文阅读附答案 10-13送人之荆门明浦源阅读附答案 10-13文言文范石湖使北 淳熙中.....阅读附答案 10-13三颗枸杞豆(节选)程海阅读附答案 10-13胡记面馆 马苏玥阅读附答案 10-13丝路明珠喀什 刘小方阅读附答案 10-13综合运用:2017年端午假期,瑞瑞一家幸福相聚。阅读附答案 10-13名著阅读:(甲)说时迟,那时快,薛霸的棍恰举起来,阅读附答案 10-13与一株蒲公英的默契阅读附答案 10-13热门预览野蔷薇阅读附答案(2017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 10-13庄子行于山中,见大木,枝叶盛茂....阅读附答案 10-13文言文宋学士濂,洪武中以文学承宠渥最久....阅读附答案 10-13文本阅读:材料一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经济座谈会期间表示:现在很多人,阅读附答案 10-13辛次膺,莱州人...阅读附答案 10-13文言文黄干字直卿,福州闵县人.....阅读附答案 10-13文言文安平献王孚,字叔达....阅读附答案 10-13文言文 魏初,字太初,弘州顺圣人.....阅读附答案 10-13魔鬼心里的上帝 雨果阅读附答案 10-13两千余年来,学而优则仕作为以学致仕的信条被读本人举行不渝....阅读附答案 10-13欢迎使用华夏集华夏集提供权威的新华字典,字、词、句发音,提供大量的谚语内容诗词古文包含唐诗三百首、宋词、元曲精选等经典古诗词大全、诗词名句;古文观止,初中、高中文言文等文言文翻译,并提供古诗词鉴赏,诗词名句等相关知识。